33 论公有制和私有制:只有人人有私,才能大公无私

公有制是人类的一种无奈。在个体无法独立生存的原始社会,人类必须依靠群体互助共同劳动才能够生存,既然是共同劳动,那么劳动所得的财产,自然属于公有。这时人类必须通过公有制来保障族群的存在,来延续社会的发展。又因为人类的生产力有限,根本没有多余的财富可以剥削,所以公有制的管理者也无法利用管理的便利剥削被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公有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制度。但公有制也仅能在生产落后、物质匮乏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制度优势。这也是,一旦社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管理者就会不自觉的实施公有化的原因所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个体的生产能力达到不依靠群体也可以生存的时候,公有制就无法再适应社会的需要。一方面是因为如果继续实施公有制,那么就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因为在公有的制度下,多劳动并不会多受益,少劳动反而可以多收益,人们会本能的选择少劳动;另一方面是公有制必然会带来极为严重的社会剥削。因为公有制的管理者一定无法逃脱人类自利的本性,他们一定会把公有财产变成自己的私人财产。财产表面上是人人公有,实际上是管理者的私有。只需看看那些实施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公有制给社会带来的剥削危害,远远大于私有制给社会带来的剥削危害。

公有制的两个危害,对社会而言是致命的。其不鼓励劳动的一面会让社会的总体财富越来越少;其严重剥削的一面让社会不断变少的财富又都集中到管理者手中,公民生活水平越变越差。这就是只要实施公有制的国家,无一例外都不能改善公民生活的根本原因。

总有人认为,只有实施公有制才能消灭剥削,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持这种论调的人,要么是懒汉,要么是傻子,要么是骗子。懒汉想少劳动多受益,所以希望公有;傻子是真的以为公有可以消灭剥削实现平等;骗子是清楚的知道公有制对社会不利,但他想成为公有制的管理者、剥削者,所以他支持公有制。

私有制最能鼓励社会劳动,最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对于私有制的这个优势,没有人会否认。反对私有制最大的动因是私有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剥削,社会剥削又引发极大的社会不公。不可否认,私有制带来的社会剥削问题需要解决,但解决的方式绝对不是废除私有制,推行公有制。

通过《论剥削》这篇文章的讨论,我们已经认识到剥削并不全是有害的,社会需要解决有害的剥削,而不是禁止所有的剥削。只要社会能够有效的解决有害的剥削,那么就可以解决私有制带来的社会剥削危害。解决之道,已论述在其他诸篇。

总之,只有让人人有私,才能做到大公无私。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43 论罪与非罪:宁可放走坏人,绝不冤枉好人

7 论继承:废除继承制,实现真民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