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论企业家:应得到社会充分尊重和敬仰的剥削者

当一个企业老板能够认识到,自己赚的的钱主要是通过剥削而来,那么他就具备了成为企业家的潜质;当他能够认识到自己死后应当把剥削来的钱还给社会而不是留给子孙后代时,那么他就具备了企业家的思想。

当企业成为社会的经济细胞后,人们被普遍的分成两类,一类是企业主,一类是企业员工。企业员工赚的钱,通常而言都是自己的劳动付出;企业主赚的钱,少部分是自己的劳动付出,大部分靠剥削而来。对于生产效率低于社会平均生产水平的企业来说,企业主的剥削收入主要靠剥削本企业的员工;对于生产效率高于社会平均生产水平的企业来说,企业主的剥削收入主要靠剥削社会上其他企业的员工。

虽然企业主在剥削,但这个剥削属于有利的剥削,因为只有允许这种剥削,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经营企业有极大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又要企业主自己承担,一旦企业经营失败,企业主面临的可能是倾家荡产;而如果企业成功经营,不仅为社会创造工作岗位,解决劳动者的工作生存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税收,推动社会技术创新。在这种风险要企业主独自承担,利益却是社会共同享有的制度下,必须允许企业主的剥削,才能促使企业主有动力去创办企业。如果不允许企业主的剥削,那么必然无人愿意创办企业。而如果没有企业,那么社会经济无从发展,公民福利无从提高,国家必然是物质匮乏的一片萧条。企业主的剥削,既是社会对企业甘愿冒险的一种回报,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正是因为经营企业面临极大的风险,所以愿意独自承担风险,却最终让全体社会受益的企业主,不仅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还应当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因此,老板是一个极大的尊称。

基于人性的自利,虽然很多企业主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钱主要是通过剥削而来,但是他们依然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自己的子孙。但是有部分企业主则不同,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企业家,是因为他们能够克服人性的自利,将财富还给社会而不是留给子孙,这是因为企业家能够认识到以下几点:

1.自己的财富本来就是通过剥削而来,财富本身就属于社会。

2.自已对社会的贡献已经通过自己享受的财富得到足够的回报。

3.自己的子孙如果对社会有贡献,他们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并不需要自己的财富传承;如果对社会没有贡献,那么更不能享用从社会剥削而来的财富,否则只会得到社会的反噬。

4.财产的继承是社会贫富分化,并走向崩溃的重要原因。

企业家一定是民主制度的受益者,所以企业家也一定是民主制度的捍卫者。企业家是民主社会的佼佼者,他们应当得到公民的普遍尊重。

不是每个企业主都能被称之为企业家。只有那些拥有超凡的头脑、不屈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并坚决捍卫民主的企业主,才能称之为企业家。企业家承担着社会责任,引领着时代的潮流,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是企业主中的佼佼者。成为企业家应当是每个企业主心中的梦想。正是企业家的精神,鼓舞着社会不断的前进。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43 论罪与非罪:宁可放走坏人,绝不冤枉好人

7 论继承:废除继承制,实现真民主

版权声明